Tate隨想

因為愛法蘭西斯培根與魯西安佛洛依德所以對Tate產生莫名情感。

Tate Britain的24 room展出這兩位藝術家的作品感覺上這房間好像是為我而造似的以每兩個禮拜都會造訪一下“我的房間“那年花在Tate的時間遠比待在LCC的時間多上許多好像它才是我的學校。

Tate在英國有四個分館、倫敦就佔了兩個而且是最重要的Tate Britain展出以現代主義之前作品為主從伊利莎白肖像到Henry Moore的雕塑Tate Modern則專攻當代藝術雖然偶爾你會看到莫內的睡蓮但卻是和Jeff Wall的攝影放在同一區、讓人去思索莫內的當代性,那時三天兩頭有事沒事就往Tate走、去看老朋友(培根、佛洛依德、John Constable...看畫如看人而且它跟你不存在距離完全的坦誠相見這是藝術家的勇氣。

  

當然作品看久了,自然而然也會注意一下美術館,倫敦的每一間美術館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有大有小有古典有前衛有大眾有精英這裡面花招最多的就屬Tate Modern大多時候還能安靜的看作品但遇上週末或假期那可熱鬧了。2003年它們讓Ólafur Elíasson在館內放了一顆電子太陽絢爛的紅色迷惑人們的目光2007它們甚至讓Doris Salcedo美術館的地板裂開一個167公尺的大縫,像魔術一樣遇上連續假期中庭還會上演一系列演唱會(當然是很優質的藝術跨界表演)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次Tate又會變出什麼把戲,但可以肯定的人潮(錢潮)一直一直來,美術館本身已經變成一個巨大的藝術嘉年華會一個時髦的地方一個娛樂場所無論喜歡或討厭這是整個文化政策轉變與產業鏈互相交互的結果裡面隱藏許多權力與資源利益的角力拉鋸。

雖然如此、以一個純觀賞者的角度來看,Tate在文化展覽及教育推廣方面還是作的很好,而且作活了,活潑有朝氣專業性具有啓發性是它散發出給人的第一印象無論是展覽策劃的完整性與精緻度育教課程的多樣性還是整體視覺形象建立都是用非常成熟的手段在操作著,而每個人似乎還是可以在眾多的展覽活動中獲得各自的滿足。(待續)